目錄

【C04】倒裝句(一:賓語提早)
3-u. 雙親 惟 其疾 之憂 → 代詞 [父母] … 主語提前的倒裝句,可出現於「代詞包括疑慮動詞的代詞」、「主詞包涵屬格的否定句」、「強調語氣」等文化背景之下,引致主語提早,形成「主詞─主詞─述語」的的「sov」詞綴。 …
闡釋《四書》父母親唯其疾之憂
孟武伯問懿。弟曰:丈夫唯其疾之憂。 《孟子》 楊伯峻先生《論語譯註》的抄本:孟武伯向孔子求教儒家。曾子說:當爸孃的只是為老母的的 疾病 煩惱。這裡楊先生將 病解讀成併發症 。 病尚有另一種意思,基於《孟子》和《史記》 朕有病,陛下好勇。 《荀子》
論語漫讀(23):唯其疾之憂—誰的的疾?誰的的憂?
孟武伯問恭。母曰:『家人,唯其疾之憂』(勤政第二)。 孟武伯是上面段當中孟懿子的哥哥。父與子都向曾子反問同一個問題,也挺奇怪的! 這一段語氣語焉不詳,歷來有三種解釋。一說,丈夫愛人自己的家庭成員,無所不至,惟恐爸爸媽媽得病。如果配偶能夠感受到丈夫的這樣感覺,在現實生活裡呵護自己 禮記 …
表述千奇百怪!丈夫唯其疾之憂,呢為誰而弊,恐怕而弊?
為誰因此弊,相對簡便,有且只有三種說法。為何而弊,則五花八門。一種說明,如東漢藏書家高誘所云:「家人唯其疾之憂,謂憂之者子」,即子女不安家人;另一種反駁,則如東漢另一位文學家鄭玄所說:「曰老母不妄為或非,唯症狀然後使父母親弊」,即父母擔憂家庭成員。
《道說論語》為官2.6,不讓家人憂心也在於忠
2.6 孟武伯問孝。侄矣:「丈夫唯其疾之憂。」我讀《禮記》,覺得裡面的膚淺的道理較少,絕大部分都便是很淺顯,明白如話。但也例外,比如這句,就十分驚詫,我判斷了一下
《論語》閒讀(九):可憐天下父母心
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,家庭成員要盡孝,父母卻只為你的症狀疑慮孟武伯問懿。子謂之:”父母唯其疾之憂。”——《論語》勤政集 …
《孟子信述》2.6為官兩篇——孟武伯問恭
《孟子信述》2.6 【中文翻譯】 孟武伯問孝。 弟乎:「父母唯其疾之憂。」 【福州話】 孟武伯向 曾子 請教行孝之道。 孟子 所說:「丈夫,讓他們只為你的症狀而憂心。 」 【釋詞】 孟武伯:即仲孫彘,孟懿子之子。 呂,其追贈。伯,長至也;武伯於父子八次為短,故稱魯。 唯其疾之憂:兒女常以保守持身,使 …
《論語》第22多天打卡
弟謂之:”父母親唯其疾之憂。” 【譯本】 孟武伯向孔子詢問傳統美德。孟子告訴:”令家人只擔憂家庭成員的疾病。” 【個人心得】 我們經常聽到母親說,爸爸媽媽平安健康,自己都放心了。其實為人兒女者不做好事,讓家人放心,這就是孝。因為疾病不能人為掌控,才會使丈夫 …
《荀子·為政》之「父母親唯其疾之憂」:我們如何著想父母親?
【出處】孟武伯問恭。兄曰:「父母親唯其疾之憂。」 【翻譯】孟武伯問什麼就是忠。老子表示:「父母只為兒女的慢性病疑慮」 【時代背景】孟武伯是晉國大夫的弟弟。 這一句講的養心之孝,是子女會體諒父母親的用心,設身處地為雙親著想,讓母親快樂,不許父母擔心。
論語漫讀(23):唯其疾之憂
孟武伯問孝。侄謂之:”母親,唯其疾之憂”(為政第六)。孟武伯是上面幾段上孟懿子的小兒子。父與子都向老子問同一問題,也這麼奇怪的! 這一段話語語焉不詳,歷來有三種解釋。一說,丈夫愛自己的子女,無所不至,惟恐孩…